Maple

【分析贴】人生牌屋后对白菜心童年的联想

说在开头

  • 因为CP脑作祟,写了龙哥的原生家庭,不写北北的让我寝食难安。但我迟迟不能动笔的原因是信息不够,主要是家庭对于性格形成的关联并没有他哥表现得那么直接。现在写也并不是因为线索完整了,只是预感再拖下去大概率要不了了之了。

  • 最近的《青春环游记》和《银河补习班》都有北北自己对原生家庭的描述,我在整理的时候会有一些推测,但因果链实在不强,希望大家看的时候理智对待,如有欠妥的地方也请提出讨论。因为大家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同,也许分享出来才能更还原事实的一部分。

  • 这篇的思路还是基于原生家庭,请参考上一篇分析贴】从时装及人物采访揣测LG的原生家庭及对性格的养成一起食用。

  • 惯例提醒:这篇我脑补的成分比较大,不保真不上升正主。

名词解释:原生家庭

是指儿女还未成婚,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对应儿女结婚之后组成的“新生家庭”。

原生家庭是近几年突然火起来的心理学名词,主要依据于弗洛伊德的童年决定论,就是之前说的一个人的性格是童年决定的,并且主要在6岁之前就定型了。而决定人性格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这种关系模式内化成我们的性格,长大后又外化成我们与他人,与外界等一切关系的心理雏形。

原生家庭理论其实还是存在很大争议的,这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我们今天只是整合北北各种渠道透露的关于家庭的信息,同时给到我对北北性格形成与童年依恋关系的揣测,也就是脑补,如果这些内容也激发了你们的脑补,请务必分享出来。

那么开始吧。

----------------------------------------------

上一篇我就说过,去年7-8月的时候,我认为北北的原生家庭比他哥要幸福很多。你们对比下龙妈:“你小时候比现在好看,直播太无聊了,还是好好当演员吧。”vs 白菜妈“他从小就讨人喜欢我舍不得。”(背景是有个妹子问北北妈妈“哥哥小时候这样拿筷子您不会敲她手手吗?”)我们这代人的父母一般都不会好好夸孩子,理由是怕骄傲,所以一般对待孩子的成就多表现为龙妈的态度--就算心里再美,嘴上还是要踩一踩的;能像白菜妈这样在外人面前坦然夸儿子,而且语气里是藏不住的宠爱,让我直觉即使在白宇面前她的爱和喜欢也是能直接表达的。联系到白宇性格上的包容和大爱,我的结论就是他是一个在爱和自由环境里生长的孩子。

嗯...反正现在我的想法有点改变。首先龙哥的部分是大误,原因在上一篇里已经解释过了。而白菜心的话,大前提依然是在充满爱的环境下成长的,但我现在比较倾向于他的家庭和我们普通家庭有类似的中国式“创伤”,这也许是为什么我们会觉得白宇更贴近我们的原因之一吧。还要唠叨几句,我不希望看分析的同学去直接对比两位的家庭,家庭关系既无好坏之分也无选择余地,更主要的是没有这些成长印记他们就不会是现在的样子,对比的意义在哪儿?

新鲜北北来一发

 

1.

为什么不能从人生牌屋直接得到结论

看过青环人生牌屋这期的同学一定和我一样有很多触动,很遗憾虽然这是一个心理游戏,但并不能直接得出结论。除了北北最后的保留底牌和经历牌节目都没播出来外,更主要有以下三点:

其一,节目删减过多,规则不明

比如,我觉得游戏不止“童年/青少年/壮年/年过半百“四轮。直观地说,如果游戏代表人生,年过半百后是不是还应该有老年阶段才完整?其次,拿kkw举例,童年-父母日常争吵(不接受);青少年-未知;壮年-十年没有工作(不接受);年过半百-家人病重(接受);这是已知节目内容。同时我们从其他人青少年期遇到的挫折牌可以推测这阶段的三张牌是:考不上大学,被孤立,恋人的背叛;同理年过半百阶段的三张牌是:子女啃老,家人病重,比亲朋好友多活十五年;那kkw的经历里,为什么同时出现了家人病重和子女啃老?身无分文应该出现在哪个阶段?

有一种推测是每个人每个阶段的三张挫折牌可以不同,或者有些挫折牌可以重复出现在不同阶段。但这些推测只能说明这个卡牌游戏的规则并没有阐释清楚,我们不能随便做推测。


其二,卡牌的隐喻不明

青年阶段有一张“被孤立“的挫折牌,节目组解释说叫”相悖牌“,如果你接受”被孤立“你底牌里的”知心挚友“就要被拿走。我认为这是个很重要的矛盾隐喻并且北北也经历了这张牌,但是看小胡同学最后的牌,如果说他接受了”被孤立“(因为经历牌里有这张),那为什么底牌里还保留了”知心挚友“?如果说他不接受而用两张牌替换掉了被孤立的挫折,那经历牌里为什么有这张?很明显的逻辑错误,我不认为是游戏规则设置有问题,应该还是上面说的规则被隐藏了。那么对北北来说很重要的相悖牌的矛盾隐喻我们就不能主观推测。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任何心理学的卡牌游戏其实都不是通过牌来推测结论,最主要的分析都是建立在参与人对牌和行为的解释上。有经验的咨询师都会通过提问引导参与者自己探索内心发现问题,而这一点在剪辑中多被略过了。对于这点个人感觉是好事,我们需要尊重他们的隐私。心理游戏放在公开的节目里我本来就不是很赞同,我希望节目组是有意为之,也同时能有职业操守地保护好这些太私密的东西不被泄露。而且北北连最后的底牌都没有公开,我相信是和节目组协商过的,所以我们就不要去纠结“相濡以沫的恋人“有没有被留到最后。反正我觉得三张代表亲情友情爱情的牌他一张都没想丢过。

 虽然人生牌屋不能直接得到结论,但是北北在这里回忆了很多小时候的事情,特别是关于父亲的事。我之前的分析里有说过,父亲在北北的公开采访里是相对缺失的,这次有幸青环和银河补习班都有提到(私以为看了电影后应该会更多了解他),那我们就先从和父亲的关系说起。


2.

传统的中国式父爱缺失的父亲及对爱的不善表达

在银河补习班沈阳路演里,白宇有一段很长的对父亲的描述,请大家先看一下。(因为没有字幕,我只能手打了,你们可以去B站搜索AV56744241,在43分钟左右)

“其实我觉得这个电影对于我来讲更像是一个镜子,因为我父亲不是马浩文这种类型的父亲,我父亲是一个相对比较严肃的人,跟我之间总感觉父子之间隔着一点什么东西。我爸从来不会主动来关心你,说什么多加件衣服啊什么的。但是我们第一次在上海看片的时候,我就突然觉得这很像一个镜子,因为这让我发现真的是很多时候,父母都在保护我们。有很多事情,他们很爱我们的事情我们自己都不知道,但是我们用心去发现的话,总会能感受到是有的(这种爱)。而且父母对我们的爱真的是很多很多,他们把我们保护得太好了,所以我们有很多事不知道。所以我看完就回想以前和自己家人发生的好多事儿,就能感受到当时家长是多么保护我,但我当时完全没有感觉到。”然后主持人让他举个例子,他说了和青环一样的故事,小时候家里因为父亲的事业把房子卖了借钱去做事,家里经济条件一下变得不好了(所以这是不是北北习惯买白菜价衣服的起因?都像他哥这种衣品,我就不配有同款)但是父母把他保护很好,他当时并没觉得什么。还提到不久之后把他送到别的地方去上学。

很多同学在看到青环的这段描述时,都说白菜爸妈太爱他了,把他保护得很好。我同意,但从原生家庭理论的角度去观察,我只能说这和大多数同龄人的经历差不太多,但也并不那么理想。


  • 父亲角色的缺失

直到现在其实中国亲子关系里承担照顾孩子责任的多是母亲,父亲担当更多的是赚钱养家的角色。

为此我还特意考古了北北姐姐的微博(很抱歉因为隐私问题我不想截图),大概对父亲的描述是父亲总是很忙,小时候一般是看不见父亲的,睡醒了他已经去上班,等下班回家姐弟也都睡了…所以我们推测北北小时候和父亲的交流机会并不多,更多看到的是父亲忙碌的背影。

但从教育心理学来说,父亲在孩子3-6岁及之后的青春期阶段尤为重要,他在亲子教育上主要承担责任是“建立信任(信心),规则感及应对挫折的弹性”。说承担责任其实不需要特别去做什么,如果父亲的品性没有偏差,只要在成长阶段一直陪在孩子身边,这些特质会自然而然形成。反过来如果陪伴的时间少,想通过刻意教育去弥补缺失,那几乎是很难的。这里多说一句,龙哥的父亲在这方面属于这一代父亲届典范。

对男孩来说父亲更无可替代的是,男生的成长基本沿袭的是认同父亲->产生竞争->超越榜样(父亲)来完成自我成长的初循环。从“战胜“父亲来获得力量感和自信心,如果在这段时间缺少父亲的陪伴,男孩找不到认同和超越的对象,可能会形成不够自信,不够果断,避免直接冲突的个性。这也许是白宇性格里相对软的构成;但是注意但是,白爸爸给白宇建立的一个很原始的规则感是—男人要强大,要有肩负家庭重任的担当,私以为他小的时候妈妈也没少教育他“爸爸这么忙都是为了我们这个家.”,所以北北性格里对事业的执着及对家人的保护也以此为基石。他虽然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但是却很会照顾他人,有为他人着想的体贴。

CP滤镜:北北描述里说了什么?“我爸从来不会主动来关心你,说什么多加件衣服啊什么的。”那么如果有个人对着你三个月老是嘘寒问暖,第一个发现你生病,怕你胃不好包你三个月早饭。。。想想都戳软肋。。。


  • 从未说出口的爱

中国式父爱的另一特征是“我爱你,我可以把最好的给你,但是我绝对不说。”白宇在沈阳路演的时候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我父亲是一个相对比较严肃的人,跟我之间总感觉父子之间隔着一点什么东西“;“所以我看完就回想以前和自己家人发生的好多事儿,就能感受到当时家长是多么保护我,但我当时完全没有感觉到。” 这种隔阂,这种长大了回想才知道是关心的感觉,我想我们这代人都不陌生。那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吗?如果你的母亲是个很擅长表达爱意的人,那影响就不大。但一般中国的妈妈们也多表现在给你做好吃的,照顾体贴无微不至,却也很少把爱说出来。那么影响就来了,我们也会变得在家庭关系里羞于说爱,以为对方能感觉到,但其实感觉是一回事,说更有说的仪式感和意义。可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觉得大哥在向全世界宣告,而北北就很少直接回应;也许私底下北北做了很多,只是不能直白得表达出来。(做什么我们怎么会知道只有他哥有资格知道好不啦)你看他说一句“小宇宙我爱你们”都要低头小猫捂脸的样子,我怀疑除了台词,他很难把“我爱你我喜欢你“说出口…


对童年的回忆里其实还包括小学期间经常转学以及有一段住宿制学校的经历,我想放在白妈妈之后讲。

 

3.

如果只能选择一个,我会选择亲情对母亲的依恋感使我们很难完成分离

所有的爱都指向聚合,只有父母的爱指向分离。上一篇也说过健康的家庭依恋关系应该是夫妻关系高于亲子关系,但小白的家庭就和大多数中国家庭一样,亲子关系永远都是第一,白妈妈的一些言论行为无一不透着浓重的爱意。很好,在充满爱的家庭里成长是人生初期最好的礼物。但相反如果在应该淡出的时候没有淡出,孩子就容易被禁锢在原生家庭里无法自由成长。

比如白妈妈在霍去病剧组探班的时候带上锅碗瓢盆给儿子做饭(这个没验证过不知真实性);

比如白妈妈微博里95%的内容都是关于北北,如果这不是追星小号,会让我觉得妈妈生活里没有别的寄托;

比如北北中戏毕业的时候,白妈妈说:拜托老师放过小白不要让他补考…

虽然这依然是爱,但是看北北这个时候的年龄,我们是不是更应该把他当个成年人来爱?(虽说在妈妈面前孩子再大也是孩子…)我不是说白妈妈的做法不好,显然她们这代只会用这种方式去爱,她给到了她能力范围里最好的。但是这种过于紧密的亲子依赖会影响自我发展,以下是纯理论复述,觉得没有实践性可以跳过。

  • 因为白爸爸忙于事业,白妈妈很自然会把重心转移到孩子身上,下意识会传递给孩子“我的一切都是为了你(们)“这种付出感,如果孩子感知到了,会觉得向外探索是对母亲的背叛,因此很容易将自己禁锢在小环境里;(所以说健康的依恋关系是夫妻关系高于亲子关系,那孩子在与原生家庭分离的时候会认为爸爸妈妈还有对方,不是缺了我就不行)

  • 因为一直是母亲的“中心“,所以自然也会回馈给母亲相应的爱,因此习惯对母亲情绪的洞察,久而久之会形成对情绪的敏感,有时候会过于替对方着想。

  • 我们与母亲关系越紧密,就越难与原生家庭脱离。所以北北会一直强调“亲情“永远是最后的底牌。可能很多人都会这么想,所以我也说了这是中国家庭的常态,我们一直在环境之中很难察觉问题,拿底牌这件事来说,就算只有一个选择,我会选择在当下环境里最适合的,而不是给一个绝对的答案。

好在北北的家庭分离问题并不严重,因为他是演员啊,拍戏期间就完全不着家啊,不想分离也物理分离啦。所以也不用太担心,只是原生家庭在生命比重里大一些罢了。

小结:白爸爸给了北北责任感,对事业的追求和对家庭的担当;白妈妈给了他足够的爱及柔软敏感的心;副作用是略显优柔寡断,以及对“关系“过于敏感。


4.

对关系的渴望是否源自于本身的不安全感

!Attention Please! 这段真的猜的成分比较大,不要被我带跑偏,有很多种可能!


引发我思考的是白宇在人生牌屋里用“坚强“和”信心“去换”被孤立“的挫折,同时为了换回”知心挚友”;以及他对学生时代的回忆,是和好友自习课上在操场上聊天,那一系列的回忆太具体也太诗意了,我被最后“风一吹树叶飘下”的画面感震撼到了,让我不得不怀疑他的大脑是否有在美化这段记忆(并不是说他是故意的,美化是一种防御机制,很多时候你自己都未必知道)。而且即使我认同不愿被孤立,不愿失去知心挚友,但是用“坚强”和“信心”去换,我还是感觉代价太大了。同样是处于高压环境下的演员,王凯认为任何时候都要对自己“有信心”,魏大勋说“一定要坚强”,而白宇在人生第二阶段就舍弃掉了别人认为最宝贵的东西。

所以这种对友情和亲情的依赖到底源自于哪里?

同样在沈阳路演的时候,白宇提到父亲在卖掉房子不久后把他送去寄宿制学校,结合他小学时期一直在转学,从榆林到西安又回榆林,对于一个10岁左右的孩子,很容易因为依恋的缺失而没有安全感(寄宿制一年回家两次,平时没有父母,和完全陌生的同学及老师相处,设身处地想我只会感到不安和忐忑)。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面对这样不安全的环境,他能做的就只能是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情感联系,他会慢慢学会察言观色,察觉别人的情绪;他会强行让自己融入,他自己也说过因为口音问题被同学笑,很努力模仿口音融入班级…所以我们看到的白宇的好相处,也许是幼年时形成的生活技能;他的温柔也许是太习惯于察言观色的附加赠品;他对挚友的依赖,可能是父母依恋缺失的替代品。虽然说起来有点惨,但是白宇用一切正面的能量抵消了不安感,现在再去回味他说的“我小时候经历的太多,后来才知道应该做怎样的人,我想让自己变得单纯些,简单些…”我只能说,我没有办法不爱这样温柔如海的人。

 

我这个人呢向来不擅长煽情,我写这么多不是为了弄哭自己,我主要想表达的还是在于----大哥真的是对的人。

每个人都有原生家庭的痛,但是创伤已经形成难道就没有办法弥补了吗?不哦,依恋关系不是一成既成的哦。

武志红老师对客体关系理论的概括是“性格,在关系中体现;性格在关系中改变.”

我们都会以童年时期的依恋关系模型来和这个世界碰撞,两个人在茫茫人海中相遇,都保留着原生家庭的关系模式,在重复的较量中会有持续的磨合,就有可能会发展出新的关系模式。

通俗地说,北北啊你不是没有安全感吗?你不是小心翼翼处理和所有人的关系吗?我给你个粗神经又安全感十足的你哥,你使劲折腾他去吧,只要他每次都回给你足够的稳定的持续的爱,你的不安就会渐渐消弭了。你怕他扛不住?没事,他自己说他自己抗造。


END

-----------------------------------------------------

我觉得能看到这里的都是真爱双担/CP粉。我的想法就是这个亚子,快点给我你们的看法!!

评论(144)
热度(1386)
  1. 共27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Maple | Powered by LOFTER